1.金融危机后的日本

2.反弹高度由这四大要素决定!

3.马来西亚钱币为什么比人民币贵?

4.欧美制裁俄罗斯时间线

5.油价触底,新能源车仍是明智选择

金融危机后的日本

国际油价会不会触底下跌_国际油价会不会触底下跌呢

2008年9月以来,源自华尔街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日本经济以重创。在很短时间内,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迅速出现战后少有的急剧下滑,2008年财年GDP增长率下降3.5%,出现战后最严重的衰退。但经过大半年时间的艰苦努力,从2009年5月起,日本经济的主要指标逐渐回暖,6月政府正式宣布“触底”。日本经济何时复苏?后金融危机走向如何?对世界经济以及中日经贸关系将产生很大影响。

一、日本未发生金融危机,而是发生了经济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对日本金融机构的直接打击有限,但对实体经济打击沉重。2008年第4季度实际GDP增长率骤降14.4%,创下战后以来的新低。2009年第1季度又降为14.2%。不仅如此,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均开始出现雪崩式下滑。美欧市场的萎缩导致日本出口迅速下降,2008年度出口同比减少16.4%,贸易顺差下降了90%。2009年第1季度,出口下降26%。此前日本之所以从长达10几年的长期萧条中挣脱出来,主要是由出口扩大带动的。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日本整个出口企业沉重一击,而汽车企业首当其冲,受害最重。出口产业受挫,引起工矿业生产迅速下降、设备投资下滑、企业经营恶化,而生产的减少以及企业效益的下降又引起就业形势的恶化,经济危机的特征十分明显。这说明在日本并未发生金融危机,而是发生了经济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经济急剧下滑,且比震源地的美国以及其他欧洲主要发达国家更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日本经济是在旧伤尚未痊愈的情况下,进入新一轮的周期性衰退,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创,因此表现出比美国和欧洲主要发达国家更严重的症状。

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日本政府在2008年8月、10月和12月先后采取了“紧急综合对策”、“生活对策”和“紧急经济对策”措施,被称为“三级火箭助推”。三次政策措施共投入财政资金12.4万亿日元,相当GDP的1.9%,预计将带动75万亿规模的事业投资。

三次经济对策主要包括支付定额消费补贴金(2万亿日元)、下调高速公路收费、改善就业政策、住宅减税、实施医疗、看护、社会福利政策等措施。同时,为了加强金融系统的稳定,出台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对策(担保规模扩大到30万亿日元)、增加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公共注资(12万亿日元)、成立银行等金融机构持有股票回购机构等。

在货币政策方面,日本银行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向短期金融市场大量供给资金,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金融市场提供美元流动性,两次下调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的诱导目标,2008年10月从0.5%下调至0.3%,12月从0.3%下调至0.1%。2008年12月,又实施购入长期国债、购买一般企业商业票据(CP)等特别措施。直到2009年6月,日本银行一直维持0.1%的低利率不变,继续增加货币的流动性。

鉴于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经济恶化速度加快,日本政府又于2009年4月决定出台新的“追加经济对策”,追加额高达15.4万亿日元,相当于GDP的3%,这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财政投资,预计带动56万亿日元的事业规模。据预测,此举将推升2009财年GDP增长率2个百分点。

上述一系列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已初见成效。2009年5月份以来,日本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开始出现若干回暖迹象,节能汽车减税及绿色补贴、定额消费补贴金等对策已产生效果。据预测,如果不实施经济对策,2009年度实际GDP将为超过-5%的负增长,而实施经济对策后,将维持在-3%左右。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日本经济走势

尽管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日本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但对其金融体系和社会结构并未造成太大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家实力并未出现实质性变化。正因为如此,日本的经济危机呈现出“来得快,走得也快”的特征。2009年5-7月份,日本银行与政府与双双连续三个月对经济运行做出上行判断。日本银行在6月份“金融经济月报”中指出:日本经济持续改善。7月的“月报”进一步指出;经济逐渐好转。内阁府在6月份“月例经济报告”中时隔7个月首次取消了“恶化”二字,认为经济已出现部分改善,虽然不能说复苏,但也已触底。7月份的“月例经济报告”又进一步认为,尽管形势依然严峻,但经济已全面改善。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第一个宣布“触底”。这意味着日本经济已从危机阶段进入后金融危机的疗伤阶段。为了判断未来经济走势,还应分析一下日本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日本经济实力雄厚,特别是国内金融系统仍然稳定,不良债权早已处理完毕,经济基本层面尚好。另外,日本对金融创新和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一直持慎重态度,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远比美国严格,这也是日本金融系统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免遭重大直接损失的主要原因。再者,日本刚刚经历长期萧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事实上,目前美国所采取的扩大公共投资、零利率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也都借鉴了日本的经验。

(2)周期性衰退接近尾声。从战后日本出现的13次景气循环来看,衰退期平均为17个月。第14次景气循环从2007年11月开始进入衰退期,到2009年7月达20个月,经过长期调整,新一轮经济周期即将来临,加之前两个季度跌幅较大,第二季度止跌反弹情在理中。

(3)库货减少,生产可望回暖。自去年秋季以来,出口锐减,企业减产,大量积压的库货开始减少,到2009年3月库货已接近正常水平。加之美国市场出现回暖兆头,最大贸易伙伴的中国经济保持相对高速增长,3-5月份,出口连续保持降幅缩小态势,工矿业生产指数也分别出现1.6%、2.3%和5.7%,连续3个月正增长,企业信心指数得到提振。

(4)政府的紧急对策将逐渐显露效果。如前所述,面对国际市场恶化和日元升值,日本政府自2008年秋季以来先后出台了四次紧急经济对策,累计财政支出规模超过GDP的5%。发放到每位居民手中的定额消费补贴金和2008年财年补充预算以及提前执行的2009年度公共投资等均在第二季度产生效果,支撑经济回暖。央行及时下调利率,向短期金融市场提供大量资金,还采取回购长期国债、回购民间企业发行的CP等非传统金融手段,企业融资环境已明显趋好。

(5)国际经济环境的若干有利变化。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国际社会频频出手,采取协调行动,这些对策可能在2010年上半年显露效果,全球经济可望逐渐回暖。另外,国际油价、粮价的大幅度降价对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经济利好,会使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交易条件改善,但前一时期这种利好为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波所淹没,经济触底后,这一利好就会逐渐显现。

2.不利因素

(1)设备投资短时期内难以恢复。据内阁府的最新调查,反映半年后设备投资增长的机械设备(除船舶、电力外)订货金额出现连续四个季度大幅度下滑,这意味着半年乃至一年后的设备投资仍将持续下跌。据内阁府预测,2009年度设备投资将为-15.9%的大幅度下降。设备投资约占日本GDP的15%,设备投资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设备投资大幅下降,首先将严重影响内需的扩大。

(2)失业状况继续恶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到2009年3月底已有10几万“派遣临时工”失去工作岗位,正式员工也岌岌可危。从失业率来看,2008年1月仅为3.8%,2009年1月上升为4.1%,5月又攀升至5.2%。同月有效求人倍率(有效求人数/有效求职数)下降至0.44,为战后最低点,失业人口总数高达347万人。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失业率还将上升。严重的失业问题已开始演变为社会问题。

(3)个人消费增长困难。个人消费占日本GDP的56%,对自律性经济复苏影响巨大。消费疲软是日本经济陷入萧条的重要特征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个人消费基本处于停滞或负增长状态。2002年3月以来的69个长期景气过程中,由于收入未能增加,个人消费也基本处于微升和停滞状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仅收入没有增加,反而出现大量失业人口,压迫社会总收入上升,其结果导致个人消费更加疲软。

(4)财政状况日趋恶化。如前所述,到2008年度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长期债务余额达860多万亿日元,与GDP之比接近180%。前一个时期,由于政府严格控制国债发行额,财政状况曾出现过好转迹象,但突遭金融危机袭击,不得不再次采取凯恩斯主义手法,扩大发行国债,使财政再陷深渊。倘若危机长久持续,能否筹措到“第五次经济对策”资金似乎都很困难。

(5)政局将持续动荡。日本最晚将在2009年8月30日举行众院选举。据媒体预测,在野的民主党获胜可能性较大,但即便民主党掌握掌权,也难以保证政局的长期稳定。政局的动荡难以保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不利于紧急经济对策的推行。

3.近期走势

由于外日本需依存度较高,只要美国经济不复苏,世界经济不复苏,日本率先实现明显的V字型复苏很难想象,但出现U型复苏的可能性较大。日本这次经济衰退,出口下降、生产减少、设备投资骤减、就业形势恶化以及个人消费减少等萧条特征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同时出现。来势凶猛,触底也很快,但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继续走向复苏,尚需时日,由于美国经济、世界经济尚未恢复以及经济下滑惯性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度日本经济仍将是-3.3%左右的衰退。

最近世界经济出现若干复苏的端倪,在强有力的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刺激下,估计日本经济在第二季度有可能出现正增长,在继续持续一段正增长后,到2010年第二季度前后,随着经济对策效果的减弱或消失,设备投资和个人消费等民需又难以跟进,因此可能再次出短期波动,亦即出现双底的W型变化。倘若2010年下半年以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出现复苏,日本经济也将随之复苏,2010年度可能转为1%左右的正增长。

4.中期走势

这里的中期是指未来5年左右的期间,亦即后金融危机时期。这一阶段是对金融危机后遗症进行处理、疗伤的阶段。由于设备投资低迷、失业压力还在增大、个人消费持续疲软、财政困难以及外需环境不稳定等不利条件的存在,日本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很难出现较高增长。

日本财政咨询会议把近中期经济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危急阶段”,大体在2009年。这一阶段的对策是:为了切断金融危机和实体经济恶化的连锁,要强化内需的支撑作用,提前实施公共投资计划项目,扩大就业。目前这一阶段的目标已基本实现。第二阶段为“触底阶段”,大约在2010年前后。在这一阶段为了使景气不再下跌,应当加强空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第三阶段为“恢复和增长阶段”,大约在2011年以后。

虽然日本经济在2008年出现了大衰退,但由于日元升值,按美元计算的实际GDP反而比上年出现大幅度上升(从4.3万亿美元上升至4.9万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二位的经济规模,而且世界金融大国、债券大国的地位也未发生变化。尽管面临各种挑战,但日本经济实力犹在,资金雄厚、企业创新能力旺盛,具备经济再生的基础条件。因此陷入类似90年代的长期萧条的可能性不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有望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的绿色经济、节能环保领域,日本具有压倒优势,占据着制高点,加之支持力度又在加大,今后有望进一步成长。财政困难、社会保障问题以及少子老龄化问题属于长期和超长期结构性问题,对近中期日本经济的影响有限。

综合各种不利与有利因素,笔者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日本经济走势持谨慎乐观预测,2010年以后,日本将会逐步告别凯恩斯主义政策,而重新走向财政结构改革之路,做好后危机收口工作。目前日本有关方面明确表示,2010年度的财政预算规模将小于上年度,国债发行额度也将会相应缩小。倘若经济能够顺利复苏,日本将在2011年以后逐渐提高消费税,并择机再次解除零利率,使金融政策回归常态。在美国经济、世界经济回暖的大前提下,后金融危机时期,日本可望保持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相应的1%-1.5%左右的稳定增长。

反弹高度由这四大要素决定!

做短线大家都知道离不开看盘,所以我们需要把自己的看盘功力修炼好。下面给大家说说,反弹高度由这四大要素决定!

昨天沪指来了次像样的反弹,理财君认为是对2850一线底部的确认,但是A股的心思谁又能猜的明白呢?2850处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到底能不能守住,今天才是最关键的一天,还好还好,油价稳住了,美股上涨了,地方两会要陆续开了,融资盘也开始抄底了,希望今天的生死时刻A股能有个像样的表现。

总体来看,盘前六大利好已现,包括政策环境方面,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基建投资成稳增长首要抓手;资金流向方面有两个利好,一是股价调整提供买入机会,产业资本踊跃“抄底”,二是近400亿融资盘周三抄底,非银金融买入最多;上市公司方面,两市承诺不减持公司超140家;外围市场方面,美股三大股指全线反弹,标普能源类股大涨4.5%,国际油价14日触底反弹,布油涨超2%。

一、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基建投资成稳增长首要抓手

新年伊始,省级地方两会陆续召开,目前已有河北、福建、宁夏、新疆4个省区召开了地方两会。从这些省区两会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着力稳增长、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是今年的首要任务。业内人士认为,今年稳增长政策将显著加码,推动实体经济企稳回升,基建投资将是主要发力点,全年基建投资实际增速有望超预期上行。除轨道交通外,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领域将成为基建投资的重要方向。

华泰证券认为,基建是2016年稳增长依赖的重点。近年基建投资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地方政府债务存量规模增长、财政压力较大,而政府当前正在发力。随着国家预算投入增长,明后年债务置换还将大举推进,解决地方财政融资存量问题,并引入PPP模式解决融资增量问题。此外,发改委批复的基建项目、工程包、专项规划体量巨大,基建将成为明年稳增长的重要砝码。

随着后续稳增长进一步加码,今年全面基建投资实际增速有望超预期上行。从发改委批复的基建投资项目分布来看,传统的“铁公鸡”仍保持了相当的投资力度,城轨建设占投资总规模的40%,同时对于民生工程、清洁能源等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大。

二、股价调整提供买入机会产业资本踊跃“抄底”

2016年开局,A股市场便出现大幅震荡,市场的调整也给了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继续逢低买入的机会。据证券时报不完全统计,从1月1日至1月14日,超过345家上市公司公告董监高和重要股东增持公司股票或增持的最新进展,并有多家公司控股股东推出了2016年新的增持计划,承诺在未来一年中继续增持。从增持群体来看,除了核心高管和控股股东外,多家公司第二、三大股东也加码布局上市公司,更有员工持股计划近期建仓。

三、近400亿融资盘周三抄底非银金融买入最多

由于近期市场低迷,整体来看,前日券商融资余额已出现九连降,最新融资余额为1.02万亿元,距离跌破1万亿关口仅一步之遥。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融资余额下降的同时,也显示融资客减仓使得场内杠杆风险下降;而且融资余额的增减也是市场反弹的指标之一,上一次融资余额跌破1万亿关口是在去年9月,当月A股市场在连续大跌后也出现企稳,随后反弹至去年12月。

具体来看,前日融资买入金额为391亿元,但同时融资偿还金额则高达579亿元,当日融资净偿还金额188亿元。行业方面,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前日28个行业全部出现融资净偿还;非银金融、计算机、房地产、传媒、电子、医药生物、有色金属等行业的融资净偿还金额均超过10亿元。个股方面,前日仅少数个股出现融资净买入,其中飞乐音响[10.03%资金研报]获融资净买入金额超过1亿元,公司股价前日与昨日均涨停。

四、创业板C28俱乐部再发声维稳两市承诺不减持公司超140家

昨日,A股迎来强势反弹,大盘重返3000点。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几乎全部发布维稳承诺,宣布以各种方式维护市场稳定。证券时报数据统计显示,1月以来两市公布不减持公司数量已经超过140家,上述上市公司累计市值超过2万亿元,环比13日市值总额增长几乎翻倍。

五、美股三大股指全线反弹标普能源类股大涨4.5%

尽管股市收盘脱离日高,但分析师表示,一些投资者认为能源类股已经触底。在今年年初开始的市场震荡走势中,能源类股受挫最重。

标普能源类指数.SPNY大涨4.5%,创8月底以来最大百分比涨幅。

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XOM.N上升4.6%至79.12美元,雪佛龙(Chevron)CHV.N跳升5.1%至85.47美元,提振道琼工业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美国原油和布兰特原油双双收涨逾2%。

生物技术类股亦反弹,Nasdaq生物科技类指数.NBI收高4.0%。

“在这波长期跌势中,人们多次试图抄底能源大宗商品本身以及能源类股,今天再次出手,”LibertyViewCapitalManagement总裁RickMeckler说。

他说,上市交易基金(ETF)可能买入了能源类股,迫使卖空者回补。

道琼工业指数.DJI收涨227.64点,或1.41%,收报16,379.05点;标准普尔500指数.SPX攀升31.56点,或1.67%,收报1,921.84点;Nasdaq指数.IXIC收涨88.94点,或1.97%,至4,615.00点。

六、国际油价14日触底反弹布油涨超2%

受投资者逢低买入推动,国际油价14日触底反弹。

截至当日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2016年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72美元,收于每桶31.2美元,涨幅为2.36%。2016年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72美元,收于每桶31.03美元,涨幅为2.38%。

由于市场担忧供过于求,以及美元走强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截至13日国际油价已经跌去约18%。纽约油价和布伦特油价在盘中都跌破了30美元大关。

市场对油价前景看法悲观,近来众多华尔街金融机构下调了对油价的预测。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预计油价或跌至20美元,最悲观的渣打银行甚至认为油价会跌到10美元。

在经过今年以来的快速下跌后,受投资者逢低买入,以及之前做空的机构回补仓位推动,油价14日走高。

市场人士指出,油价反弹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守住了30美元关口,令一些做空的机构回补,30美元或成为短期低点。

马来西亚钱币为什么比人民币贵?

马来西亚钱币比人民币贵的原因是因为低汇率有利于中国经济,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品出口国,各种领域都是以低价格领先他国的,所以一旦人民币升值,物品的出口价格也会增加,这会减低中国产品的竞争力。

其实马币汇率比较高是有历史原因的,1998年前马币可以在国外自由兑换,当年金融风暴时马哈迪采取非常措施禁止马币在国外通用,马币从那时候起不在国外通用,大约在2010年时时任政府将马币解禁,但除了新加坡和泰国可以兑换到马币外,其他国家很少有钱币交易商愿意收马币,即使有也会抽取很高的差价。

中国和马来西亚货币没有货币互换协议,不能直接兑换,只能先兑换成美元然后再换成马币,中国的外汇储备中也没有马币,如果外汇储备中有马币,就说明可以直接兑换了。由于不能直接兑换,导致了马币汇率增高。

另外马来西亚经济稳定也是马币汇率居高不下的原因,马来西亚拥有石油这项重要资产,石油及天然气出口所得占马来西亚政府收入的近三分之一。经过去年的暴跌之后,国际油价目前正在低位徘徊,伴随主要产油国减产和全球经济复苏,未来上涨是大概率事件。这有利于马来西亚政府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而向好的经济又会支撑马币币值稳定。

欧美制裁俄罗斯时间线

欧美制裁俄罗斯时间线如下:

1. 2014年,上一轮乌克兰危机爆发,俄罗斯接纳克里米亚入俄,欧美对克里米亚、顿巴斯等设施大量制裁,为缓解乌克兰冲突,签署了明斯克协议。

2. 2015年。美国、沙特、俄罗斯展开三角博弈,国际油气市场震荡,油价曾触底至20美元/桶甚至更低,欧美对俄罗斯制裁不断扩大。

3. 2016年。美国举行总统大选,特朗普当选为。白宫指责俄罗斯黑客攻击,国际油价缓慢回调。

4. 2017年。乌克兰问题成为欧美的心结,这一年中不断对支持乌克兰独立州的俄罗斯个人及实体实施制裁。此时,国际油价缓慢恢复至50-60美元/桶区间,的支持率保持在80%以上。

5. 2018年,伴随着特朗普“逆全球化”举措及全球范围内制裁,欧美对俄制裁范围明显扩大。国际油价维持在60-70美元/桶区间,支持率下滑。

6. 2019年,美国对委内瑞拉实施制裁,委内瑞拉危机对冲了乌克兰危机影响,美国对俄制裁转向与委内瑞拉有关行动。国际油价保持平稳。

7. 2020年,俄政府内阁大范围调整,开启第四任期,疫情开始蔓延至全球。国际油价在这一年中波动幅度加大。秋季以后,美国筹备2021年大选,重回对乌克兰问题的关注。

8. 2021年,美国对俄罗斯精准制裁,涉及到北溪2号管线,同时在外交等个各个层面对俄加以限制。10月以后,欧洲爆发天然气危机,在对俄制裁问题上,欧盟态度有所分化。由于能源短缺,国际油价上涨到80美元/桶左右。

以上就是从2014年到2021年欧美制裁俄罗斯的时间线。

油价触底,新能源车仍是明智选择

近日以来,油价一降再降成为有车一族最为关注的焦点,国际油价暴跌导致重回5元时代的油价成为不少燃油车车主福音,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燃油车就是当下最值得选的,甚至可以说新能源汽车受油价暴跌在销量上的影响微乎其微。

一两年之前,在许多人的意识形态里燃油车在诸多方面相比于新能源汽车依然存在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经过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在多场景使用以及燃油经济性方面已经完全碾压燃油车,即便是油价重回5元时代,燃油车也不可能比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车更经济实惠。且除此以外,政府出台的政策以及人们在意识形态里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未来汽车全面向新能源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底价只是暂时,迟早价格会回升

低迷的油价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人们进行汽车消费,而在选购时不应该被暂时的“底价”所迷惑,应保持理性。

长远来看,油价的回升是迟早的事情。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战略物资,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甚至安全密切相关,而目前石油的价格已经十分接近最低的底线,继续下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国内成品油价格将按机制调整至对应的原油价格,而低于40美元的部分不再下调”。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我国人均拥车辆的数值不断增高,石油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而我国超过70%的石油都是依靠进口,谁又能保证从外采购的几个石油大国不会将石油价格抬升回去呢,目前油价“红线”价格或许依然会维持一段时间,但也仅仅只是暂时的。

燃油价格变化不会左右未来汽车发展趋势

随着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汽车燃料新能源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的发展趋势,无论是我国的自主品牌还是其他的合资品牌,甚至包括BBA等豪华品牌都正逐步向新能源化转型,且许多国家在未来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将会在某个年份完全实现汽车新能源化。

相比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不仅具备更加环保、更经济性的优势,随着基础设施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改进,部分新能源汽车在性能和续航方面已经超越了传统燃油车,远程旅行跑长途对于新能源车而言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纯电续航里程达到400KM以上的车型已经比比皆是。这些变化也导致以往一部分观望已久的消费者改观,购买新能源汽车后发现他们的选择的确是正确的。

插电混动或为最佳选择

即便如此,如果你对纯电车仍然存有一丝顾虑,那么插电混动车型也不失为最佳的购车选择,比起当下的纯电车,插电混动车型拥有更卓越的混动续航里程以及充满趣味的驾控体验。

驾驶部分插电混动车型,在前段加速中能够明显快人一步,电机瞬间爆发出的巨大扭矩是燃油发动机很难媲美的,而到了中后段加速,发动机介入工作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充满驾控乐趣,在此基础上,许多插电混动车型开启混动模式后,百公里油耗甚至能够低止1L左右,燃油经济性相当卓越。

开启混动模式能够带你去更远的地方,而在城市的日常生活中也可开启纯电模式完成办公地点到家的往返,通常情况下,纯电续航能力在100KM左右的插电混动车型基本能够满足大多数上班族两天的来回用车需求,还是比较方便的。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选择新能源车并不仅仅只是选择了更加卓越的用车经济性,更是选择了一种拥抱未来的用车新生活和新形式的驾控感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